明确13项服务事项!郑州出台居民服务一博鱼APP卡通“新规”
栏目:行业动态 发布时间:2023-12-01
 博鱼APP推行居民服务一卡通,是政府服务民生更有温度的具体体现。11月30日,《郑州市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以政府令形式予以发布,进一步推动我市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年来,郑州全面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不断拓宽社保卡在民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就医购药、乘车出行、校园生活、文化旅游、待遇补贴、金融服务等多领域的“一卡通

  博鱼APP推行居民服务一卡通,是政府服务民生更有温度的具体体现。11月30日,《郑州市居民服务一卡通规定》以政府令形式予以发布,进一步推动我市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年来,郑州全面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不断拓宽社保卡在民生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实现了就医购药、乘车出行、校园生活、文化旅游、待遇补贴、金融服务等多领域的“一卡通用、一码通城”,让群众体验到了更多智慧服务。此次出台“新规”,围绕部门职责、服务事项推广、电子码融合应用等,大力推动我市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让“小卡片”服务“大民生”。

  本规定所称居民服务一卡通是指以社会保障卡或者其电子码为载体,在公共服务博鱼APP、社会治理、社会便民服务等领域实行多卡合一、多码融合、一卡通用、一码通城。

  《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其中,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居民服务一卡通的发展规划、应用管理和社会保障卡及其电子码的日常管理,会同财政部门统筹协调和监督考核居民服务一卡通工作。

  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托社会保障卡的基本功能,在职责范围内开发、推广博鱼APP、融合居民服务事项,促进线上线下的跨领域、跨行业集成应用。

  受委托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组织具体负责居民服务一卡通的建设、运营以及衍生功能的开发应用。

  对于服务对象,《规定》要求,居民服务一卡通的服务对象为本市户籍人员和依照有关规定享受本市社会保障或者其他公共服务待遇的非本市户籍人员。

  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场景更加多样、服务事项更加丰富。《规定》明确了13项服务事项,还将逐步延伸。

  办理就诊医疗服务、居民健康服务、医保个人账户费用结算、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等业务;

  享受公共图书馆入馆阅览,国有博物馆、公共科技场馆入馆参观,旅游景区入园游览等便利服务;

  学校考试管理、奖学金和助学金发放博鱼APP、图书借阅、费用交纳、校区出入、餐饮消费等校园服务;

  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门禁管理、工资待遇发放、考勤管理、食堂消费等便捷服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扩大社会保障卡及其电子码应用领域,推动社会保障卡电子码与其他电子码的互通互认和融合应用,实现扫码应用终端的共享。

  相关部门不得再发放新的与居民服务一卡通功能相重叠的其他卡或者电子码;已经发放的,应当逐步融合使用。国家和省另有规定的除外。

  鼓励其他单位不再发放与居民服务一卡通功能相似的其他卡或者电子码,统一融入居民服务一卡通。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相关应用单位优化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渠道、应用环境和服务设施,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持卡人使用。

  市大数据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托全市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及其关联业务数据互联互通、实时共享。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单位应当依法为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服务提供信息平台和数据支持。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当会同公安、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利用技术、法律等手段,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安全保障与监督机制,履行网络安全保护义务,加强对服务组织的监督管理,保障持卡人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

  《规定》要求,政府有关部门、服务组织、合作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法规,依法使用与社会保障卡有关的信息,对在工作中获取的持卡人信息予以保密。需要查询、调用持卡人个人信息的,依照相关规定执行博鱼APP,不得查询、调阅与服务无关的信息。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诚信档案和信用激励应用机制,推行居民服务一卡通信用信息在普惠金融、公共交通博鱼APP、文化旅游、居民健康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有关部门接到投诉举报后应当及时依法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投诉人或者举报人。

  《规定》还明确,有关部门、服务组织及其工作人员,存在擅自发放与居民服务一卡通功能重叠的其他卡或者电子码、泄露或者违法查询和使用持卡人个人信息、在办理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事项中存在推诿和拖延,以及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行为等问题,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工作人员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