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体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积极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永城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在执法实践中,转变执法方式和理念,从处罚型向服务型转变,由执法者转变为服务者,在服务中执法、在执法中服务。
服务型执法建设,需要机制保障。该大队在执法实践中建立了服务型执法建设“一加强两保障”工作机制,探索创新了“一承诺”“两分离”“三到位”“四常态”“五回访”“六强化”“七环节”执法机制,使服务型执法建设走上了制度化、常态化。
一加强即成立服务型执法建设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定期分析薄弱环节,探索创新机制,持续提升服务型执法建设水平。两保障即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装备到人,织密制度保障网。
一承诺即人人签订执法承诺书,增强自律性。两分离即查处分离、罚缴分离,避免暗箱操作。三到位即监管到位、教育到位、纠章到位,做到超限治理无遗漏。四常态即受理群众举报、固定治超、流动执法、违法车辆处理四项业务,坚持24小时工作常态化。五回访即对企业经营者、举报人、车主、驾驶员、案件相对人重点回访。六强化即强化队伍建设、强化规范执法、强化路警联勤、强化部门联合、强化区域联动、强化科技执法。七环节即将执法过程细化为“联合执法、调查取证、立案审核、处理处罚、结案审核、案卷归档、信息公示”七个执法环节,环环相扣,互相监督。
服务型执法建设,重在措施落实。该大队以法规有宣传、风险有提示、警示有教育、违法有纠正、违规有约谈、管理有帮助、需求有服务“七个有”标准,构建事前、事中、事后闭环式行政指导柔性执法模式,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事前引导做到“三送一倡议”。送法规,开展送法服务进企业、进基层;送资料,印制交通法规宣传册,深入企业,进村入户宣传;送教育,制作警示教育片,逐企业播放宣传;倡议承诺自律,发放《致货运业主及驾驶人的一封信》,签订《合法经营承诺书》,引导其守法经营。
事中规劝落实“三说一纠正”。运用说理式执法,把事实说清、把法理说透、把后果说明,引导当事人配合监督检查。严纠正,建立警示教育室,设立咨询指导岗,引导车主及驾驶员观看警示教育片,指导当事人纠正违法行为,消除社会危害,共建安全和谐的交通运输环境。
事后服务做好“三常一回访”。常交流,执法人员主动上门交流、邀请座谈,互提建议意见;常提醒,发放《货运源头单位装载政策告知书》,送达《违法信息告知函》,预防违法行为发生;常帮助,约谈违规企业,帮助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违法风险防控能力。跟踪回访再指导,指导合法经营,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服务型执法建设,需服务载体提升。为更好地服务群众,该大队将更多便民为民服务举措融入执法工作中,打造“四化”服务新载体,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的温度。
执法服务网格化,按照“四基四化”标准,筹建“六站一点”,辖区内任意一站点执法人员30分钟到达,主城区10分钟到达。业务办理便民化,违法车辆处理业务全天候常态化,违法业务处理不隔日、不过夜。贴心服务温情化,在基层执法站点设置司机休息室,提供手机(电动车)充电、便民伞、饮用水、应急药品、应急工具、咨询服务、行政指导、应急保通等便民服务。解困帮扶真情化,在巡查执法中帮助车主修车、救助受伤人员,为困难司乘人员提供免费餐点,赢得了司乘人员的称赞。
服务型执法建设,需科技加力。该大队持续推进“互联网+执法”建设,打造线上全流程交通执法服务平台,提升了执法工作的科学化、网络化、透明化水平。
该大队执法站点全部纳入省治超四级联网平台,实现超限超载检测、案件处理、信息抄告全过程网上办理;将行政处罚信息录入信用信息平台,接受网络监督,发挥信用激励与惩戒作用;筹建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平台,建设视频监控和非现场治超点,7处全省联网的视频监控点已经建成使用,实时监管无处不在;利用先进技术,将执法站点和执法人员信息生成监督二维码并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评价,促进执法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服务型执法建设的深入推进,该大队转变了执法理念、提升了队伍素质、健全了执法机制、规范了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能力、融洽了执法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执法成效。该大队先后获得永城市“五个好”先进党支部、“永城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河南省交通劳动奖章”、“全省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交通运输执法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服务型行政执法标兵单位”等荣誉称号。(张迪迪 李莉)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