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鱼APP近几年,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优化,我国二孩、三孩家庭逐渐增多,许多双职工家庭因此不得不面对“工作还是带娃”的两难抉择。在这一背景下,拥有接送便捷、安全放心和价格优势的“用人单位办托”重回大众视野,也被纳入国家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那么,这一举措的效果究竟如何?实施过程中还有哪些困难?6月下旬以来,青岛市政协组织委员走进街道、社区和企业,通过座谈、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开展托育服务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为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建言献策、凝心聚力。
说起单位帮忙带娃,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不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职工子弟”都有被“托”的记忆。彼时,我国工矿、企业、机关、学校大都设立了托儿所,大中城市还设有街道托儿站,为家庭提供婴幼儿照料服务,有效缓解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每天一大早,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工作的陈女士都要先到“枕海山庄幼儿园——青岛市优幼起点托育照护中心”,送自己不到两岁的女儿入托博鱼APP。
在送托的过程中,陈女士经常会遇到她在医院的同事。大家一边交流着孩子送到托育照护中心后发生的变化,一边步行前往不到500米的医院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而在托育照护中心里,孩子们有的在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有的在和老师一起做《摘果果》的游戏,还有的穿着医生、消防员的服装,在各种场景里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天的生活在老师无微不至地照护下展开。
傍晚,陈女士因为医院工作的特殊性,没能准时下班。但她并不担心托育照护中心会催她接孩子,因为这里免费提供1小时的延时服务,而且还设立了爱心接送驿站,专门方便医院职工接送孩子。
“自从今年5月把孩子送到这里,真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陈女士说,孩子出生以来,自己一直非常焦虑,既不能放弃工作,又操心养育问题。让家里老人带,担心老人身体吃不消;送孩子去托幼机构,又怕孩子太小放心不下。“现在有了单位合作园,不仅离单位近,上下班接送方便,而且有什么事情也能随叫随到,孩子放在这里我特别放心。”
这个让陈女士赞不绝口的托育中心,是青岛首个“医育结合”实践基地。“我们医院现有职工2749人,其中女职工2269人,占比83%。如此高的女职工占比,无疑会对托育服务有比较高的需求。解决了这个需求,就能让女职工们既安心工作又兼顾家庭。”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解决职工生育养育后顾之忧,医院经过周密考察、多次协商,在综合考虑距离、品牌、服务、专业性等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决定与优幼起点托育照护中心合作开展职工托育服务。
今年3月,妇幼幼苗班正式开班,可提供托位70个,目前已有约30位职工的孩子选择在这里托育。为了减轻职工负担,医院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按照每托育一名职工子女每年1万元的标准对托育中心进行经费补助。“我们不仅要让职工满意,还要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办出特色。”医院负责人介绍,在医院儿保专家的引领下,托育中心定位“医、养、育”三精课程体系。围绕安全、健康、营养、回应性照护、早期学习机会五大领域,将照护、教育、科学饮食、合理作息,融入宝宝一日生活各环节,全方位呵护婴幼儿健康成长。
在此基础上,医院儿保专家还会定期深入托育照护中心进行发育测评、健康评价、早期学习和问题干预等育儿技术指导。托育中心则在日常照护的同时,做好婴幼儿的健康监测、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等项工作,对出现生长偏离的孩子通过绿色通道及时转介到医院,由专家作出正确的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单位合作办园虽然受到职工广泛欢迎,但仍存在招生难问题。”优幼起点托育照护中心园长李佳霏坦言,希望能定期开展托育主题宣传,通过线上节目、线下活动、网络直播、短视频展示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同时,作为合作办园的试点,建议发挥托育园专职人员和医院专家优势,实现强强联合,搭建托育园与单位之间的桥梁,形成普惠为主、示范带动的优质托育服务资源。
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与优幼起点托育照护中心的合作,只是近年来青岛市积极探索以“家庭-社区-单位-机构”为要素支撑的多维托育服务模式的一个缩影。
为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6月下旬以来,青岛市政协组织委员走进街道博鱼APP、社区和企业,调研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开展托育服务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
围绕青岛市现有的托育服务供给模式,委员们通过调研了解到,目前,一些地方以街道(乡镇)社区为依托,为群众提供内嵌于社区的服务。如城阳区利用社区公有房屋、党群活动中心,通过“城乡联盟”等形式,建立社区“婴幼儿照护驿站”和托育服务中心。平度市崔家集镇将闲置的幼儿园、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场所利用起来发展普惠托育,突出原址托育,增强托育服务的可及性。
还有的地方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实行市场化运营博鱼APP,根据各自市场定位和服务目标群体的不同,实施不同的价位标准,满足不同的服务需求。如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将托育服务作为“全生命链教育”的重要一环,将青岛恒星托育中心打造为第一批国家“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项目。市南区五角枫幼儿园依托八大关景区,打造与国际接轨的自然特色课程,实行0-6岁一体化教学,服务特定群体。
也有些单位在内部设置托育点,为职工提供福利性托育服务。如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在“妈妈小屋”原有功能基础上内嵌托育照顾功能,为0-3岁的职工子女提供服务。城阳区上马街道打造了机关托育点,区人民医院依托专业托育机构建立职工托育点,有效缓解职工“带娃难”问题。
针对目前已有的多种探索,委员们建议持续优化多维托育服务结构。打造普惠安全的社区托育,按照就近快捷、原址托育的原则,广泛动员社区各方资源,链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将托育服务设施作为城市更新体系的必备要素,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结合小区状况和居民意愿统筹推进托育服务设施建设,对已建成居住区按照一定婴幼儿照护托位标准予以完善。在解决临时性托育难题方面,选择群众认可度高的机构开展“宝宝屋”等灵活机动的社区普惠性托育。
委员们还建议探索构建各级托育综合指导中心,鼓励托育机构积极与区域内医疗卫生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妇幼保健网络,提高托育服务专业性。打造灵活温馨的家庭托育,将其作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给予一定政策扶持和运营补贴,科学设定准入门槛,通过奖励补助、购买服务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设立适儿化改造项目基金,定期遴选从事家庭托育的部分场所空间进行适儿化改造,打造家庭托育示范点,形成示范带动效应。
结合前期调研成果,青岛市政协近日召开“企业发展托育事业”专家协商会。会议现场,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教育局、财政局、国资委、总工会、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委员、专家、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协商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
此前,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个文件,明确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发展目标、任务、部门分工及托育机构设置标准、申办流程、卫生保健标准等,由26个部门组织落实相关优先优惠政策。
全国妇幼保健协会婴幼儿养育照护专委会托育学组副组长、青岛市托育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盖林认为,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照护的0至3岁,许多双职工家庭不得不面对“工作还是带娃”的两难抉择。企业办托,可以让“最柔软的群体”拥有好去处博鱼APP。
“随着国家二孩、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双职工家庭‘带娃难’问题愈加突出,对托育、托幼、托管服务需求强烈。”青岛地铁集团代表表示,职工有需求,但企业存在建设、管理经验不足,缺少政策与资金支持等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出台规范标准,指导、帮助企业开展托育托幼服务。
那么,如何才能既提高企业办托的积极性,又能增强企业办托的风险防控能力呢?
“投入成本高和运营压力大是企业办托面临的主要挑战。与一次性建设成本相比,建设托育机构需要承担持续运营成本,包括场地租赁、基础设施更新和维护、师资人力成本等,这些无疑会持续增加企业支出。另外,面对我国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现实问题,企业办托生源能否充足,能否实现‘成本-效益’平衡,也是企业非常担忧的问题。”青岛市市南区政协委员康洁说。
“通过各大国企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职工心理期望价格与目前主管部门给予社会普惠民办托育机构的指导价相差较大,这导致目前民办托育机构生源较少,没有数量保障,更加难以为继。”青岛金色摇篮幼儿园投资人薛鲁新建议优化义务教育阶段以及学前教育阶段的投入比例,更合理地分段制定收费标准。
委员们同时也关注到,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托育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和《托育机构管理规范(试行)》,但是尚未出台企业参与托育服务的指导政策,青岛市也没有制定企业办托的支持政策。企业办托如何介入、是否合规也尚未明朗,企业办托面临缺乏相关政策支撑和管理制度的问题。
对此,市政协委员胡进宇认为,要结合实际做好政策配套。例如,在积极争取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将医保资金中生育险部分涉及的生育津贴,以奖补方式回馈企业,减轻企业负担。
委员们还建议,由卫健部门牵头,联合工会、发改、财政、教育、国资、妇联等部门,建立国企办托工作协调机制,明确行业标准和管理规范,畅通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渠道,为其提供全方位对接服务。对现行托育支持政策进行融合创新,如对国企办托资金支出不列入常规业绩考核,将托育支出作为职工福利费纳入企业税前项目予以扣除,拓展生育保险金使用范围用于托育支出,对普惠托育收入予以税收减免,因地制宜灵活解决用地属性问题。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国企办托引导基金,实行普惠性补助、示范性奖励,鼓励开发保险产品进行兜底保障博鱼APP。建立国企托育数据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和沟通反馈,共享办托信息。通过充分链接各方资源,发展形式灵活多样、多元要素融合的托育服务新模式,有效降低职工托育支出成本。
《 人民政协报 》 ( 2023年12月04日 第 05 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